惊蛰,又名“启蛰”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。斗指丁,太阳到达黄经345°,于公历3月5-6日交节。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。时至惊蛰,阳气上升、气温回暖、春雷乍动、雨水增多,万物生机盎然。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,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,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。
惊蛰春雷响,万物皆兴旺;春风和煦,草木萌发;七彩磁砖愿你也如这春日万物,朝气蓬勃,充满希望,努力奋进!
“惊”表示惊醒,“蛰(zhé)”是藏起来的意思。惊蛰(zhé)的意思是春雷惊醒了藏起来冬眠的动物。其实,动物从冬眠中苏醒是因为气温回升,和春雷并没有关系。打雷是惊蛰(zhé)中最有代表性的自然现象。南方大部分地区在惊蛰(zhé)时可以听到当年的第一声春雷,而华南和西北地区可能要等到清明时节オ会听到雷声。
惊蛰时节有吃梨子、炒虫、祭白虎的风俗。惊蛰时节,天气比较干燥,吃梨可以润肺清热,预防咳嗽。除了梨子,这时也可以多吃大枣、山药等甜食以养脾。惊蛰时节,许多祸害庄稼的虫子从泥土中钻了出来,南方部分地区的人们此时会将黄豆、米谷炒着吃,象征害虫被消灭。这个风俗被称为“炒虫”。白虎在古代被视为口舌是非之神,传说惊蛰时节,白虎会被雷惊醒,出来危害人间。所以,此时人们会到庙宇中祭拜白虎雕像。猪油涂抹它的嘴巴,以减少是非之祸,祈求万事顺利。